CRM軟件中,軟件選型很大程度上是決定其成敗與否的關鍵因素。如果選擇了合適的軟件,那么,就意味著CRM軟件項目已經成功一半了。而在軟件選型中,軟件測試是最重要的。企業項目管理員要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業務情況,對于CRM軟件進行測試。
在一般況下,別的企業適用的CRM軟件,拿到自己的企業中來用的時候,會發現很多不適應的地方。而不能夠看其他同行某款CRM軟件用的很好,就也選擇這一款。在企業中推進CRM項目的時候,筆者發現企業很多信息化負責人對于如何測試CRM軟件感到非常陌生。在CRM軟件測試的時候,只憑著自己的感覺走。致使在測試中留下了很多盲點,最后還給CRM軟件在企業中順利部署設置了障礙。
對此,為了幫助大家提高CRM軟件選型的水平,筆者特地在此給大家推薦一種簡單易行的CRM軟件測試模型,此軟件測試可分五大組件:
組件一:測試團隊
很多企業在CRM軟件測試中,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這個測試團隊的問題。他們在測試CRM軟件的時候,幾乎都是企業IT部門負責人或者CIO的事情。其他業務部門都很少參與進來。眾所周知,IT部門負責人或者企業CIO,即使他們水平最高,也是技術出身,不太了解客戶關系管理的實務工作。如果讓他們來對CRM軟件進行測試,那此不不是對牛彈琴嗎?即使他們可以從業務人員那邊去取經,在短時間內想學到全面的客戶關系管理實務也不容易。因此,他們對于CRM軟件的測試也是不全面的,或者說,可能更多的關注技術層面,而忽視業務層面的需要。
為此,筆者建議,企業信息化項目負責人在組建CRM軟件測試團隊的時候,最好能夠讓相關業務部門的負責人參加,至少要讓一些關鍵用戶參加。而項目負責人在其中,只是起到一個聯系與記錄的作用。換言之,在CRM軟件測試中,企業IT部門負責人或者CIO只是起到一個輔助作用。具體軟件業務功能的測試,還是要依靠各個業務部門的關鍵用戶。因為只有他們最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;軟件能否提供他們滿意的解決方案。
組件二:測試實驗室
測試實驗室可分兩個部分:一是需要組建一個跟實際應用差不多的網絡環境;二是需要有一個日志關系系統記錄相關的測試過程。
通常情況下,企業在實際CRM軟件測試中,往往會忽略這方面的內容。如有些企業在CRM軟件測試中,主要是單機測試;而忽略員工之間的互動。如此的話,一個用戶把業務從頭做到尾,沒有發現什么問題。可是等到軟件實際使用的時候,一個業務流程往往需要有多個員工才能夠完成。此時,就會遇到問題了。這主要是因為系統在不同業務之間銜接是缺乏相關的提示所造成的。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,業務邏輯上沒有問題,但是在界面設計上缺乏人性化,缺乏相關的提示。如此的話,后面的業務人員接著做剩下的工作時,就會無從下手。這也是很多剛誕生的CRM軟件的最常見的不足之處。
同樣,測試日志也很重要。一方面企業選型的時候不可能只看一個CRM軟件。假如是這樣,選型就毫無意義了。企業肯定會像相親一樣,多看幾個,才能選擇一個合適的。為此,若在第一個軟件測試的時候,不做好相關的紀錄,那么后續軟件測試就必須得從頭再來。那回憑空增加很多的工作量。而另一方面,在測試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現一些現有軟件中沒有的功能,但是這些功能卻是企業所必需的。為此,就需要在后續的二次開發中對其進行定制。如果在軟件測試的過程中,沒有進行相關的記錄,那是否在后續的項目推進中,又要重新整理一次。
組件三:需求
我們在軟件測試的時候,是不能夠漫無目的的進行測試。這就好比醫生給病人看病,總是需要先問清病人的癥狀,然后再確定是否要進行深一步的檢測。而在CRM軟件測試中,也應該是這樣。企業項目負責人首先要集合各個部門的業務人員,讓他們列舉出自己部門的關鍵業務與業務流程。收集到這些需求之后,在軟件測試過程中,才能夠拿這些需求去對CRM軟件進行比對,看看CRM軟件中是否有類似的解決方案。
但是,在需求收集的時候,筆者認為要注意一個問題,就是主次問題。雖然CRM軟件沒有ERP軟件那么復雜,但是,其涉及到的業務流程也有數百條。如果對這些流程都一一進行測試的話,那么花在測試上的時間會比較多。同時,由于企業自身的特殊性,若要全部滿足這數百條業務流程的CRM軟件,恐怕現在還沒于出世。因此企業在根據需求測試CRM軟件功能的時候,需要分清主次。而一些次要流程與業務,若能夠滿足最好;若實在不行,也不能夠強求。或許可以通過其它方式來解決。
組件四:二次開發。
對于類似的問題,筆者以前在企業中作CRM軟件內部實施的時候也曾碰到過,因為企業有時候,需要把某個客戶狀態設置為異常。如此的話,這個客戶將不能夠在系統中處理新的業務;而對于系統中已經啟動的業務流程,則不受影響。筆者提出這個需求后,軟件公司也比較認真,大概一個星期左右就完成了這個二次開發的需求。在測試的時候,也順利通過了。可是在后續使用的過程中,則發現了新的問題。就是當客戶狀態為異常時,不能夠直接把這個客戶狀態改為終止交易。而必需要先把這個狀態改為正常,然后才能夠改為終止交易。
CRM軟件測試不僅在軟件選型的時候要進行,而且在系統二次開發完成之后,也需要進行測試。從某種程度上來說,二次開發結果測試其更加的困難。因為二次開發過后,企業項目管理人員并不知道其內部進行了那些修改。或許其表面上看來某個功能實現了。但是,實現這個功能是否對其他作業有不利影響呢?這企業項目管理人員也無從考證,只能夠通過測試來實現。
從這個筆者親身經歷的例子表明,在二次開發過后,會出現比較多的小BUG。畢竟二次開發就好像是對人進行部分的美容。其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副作用。因此,后續的測試對于二次開發來說是非常重要的。
組件五:基礎架構。
CRM軟件雖然主要是一個業務管理的工具,可是其基礎架構測試也非常重要。因為其直接關系到CRM軟件在企業的網絡環境中運行的是否順暢。在基礎架構測試中,企業項目管理人員主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:
首先是要注意軟件的性能。CRM軟件利用不同的開發平臺,其性能會有很大的差異。若CRM軟件使用JAVA語言平臺開發的話,那么在系統登陸的時候,會占用比較多的內存與CPU資源。如果企業內部網絡組建的比較早,主機配置比較低的話,則從系統打開倒出現登陸界面,可能需要近一分鐘的時間,這對用戶來說是無法接受的。因此,企業要根據自己的網絡環境,在軟件功能、兼容性與性能方面取得一個均衡。
其次是要注意企業的網絡環境。在多數企業的網絡環境中,操作系統都不會很存。如有些企業中,除了現在最流行的XP操作系統外,出于某些特殊的需要(如開票系統的需要),還有比較早的98操作系統。另外有些企業,除了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之外,還存在Linux等開源操作系統或者蘋果操作系統等等。
在這種如此復雜的網絡環境中,企業必須充分考慮到應用軟件的兼容性問題。另據筆者所知,有些CRM軟件對于操作系統的依賴性還是很高的。如無法在98等早期的操作系統中使用;或者無法不支持跨平臺使用,即無法在Linux操作系統中使用。因此,在CRM軟件基礎架構測試時,要考慮CRM軟件與企業網絡環境的兼容性問題。
最后是需要測試軟件的并發訪問問題。如果有些CRM軟件設計的不好的話,并發性訪問會產生比較大的問題。如一兩個用戶在使用CRM軟件的時候,訪問速度不會有什么影響;不過,如果有八九個員工同時訪問CRM軟件時,訪問速度就會急速下降。這不僅跟應用程序的開發有關,而且還跟后臺數據庫的設計有關。如后臺數據庫設計不好的話,則當多個用戶同時訪問某張數據表的話,就會導致鎖沖突,甚至產生死鎖,從而降低應用程序的反應速度。
因此,在基礎架構測試中,并發性訪問測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。在實際測試時,項目負責人可以讓多個用戶同時訪問某些關鍵的窗口,如客戶投訴處理窗口,看看系統響應速度有沒有明顯降低。
上一篇:
助你提高客戶滿意度的Exact crm下一篇:
實施CRM失敗率因素縱多不會影響其發展